查看原文
其他

伦佐·皮亚诺中国首作|城市中的“教育村落”——深圳荟同学校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2-04-24


深圳荟同学校是荟同在中国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RPBW Architects)在中国的第一个建成项目,在《建筑实践》2020年5月“重塑未来校园”特辑中,我们和RPBW Architects的合伙人Mark Carroll聊了聊,请他分享了关于此项目的一些想法。



项目及采访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期 

请点击原文链接或扫文末二维码购买

在城市环境中的荟同学校 © 张超


深圳荟同学校位于前海妈湾开发区的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北部和东部与新的城市公园接壤,周围是高达150m的住宅和商业塔楼。此校区预计容纳2,200名学生。


新学校由两栋建筑组成。主楼高32m,占地面积为70×70m,共10层,包括地上8层和地下2层。中心体量高18m并被分成8个体块,悬于6m通高的一层空间上。场地西边是一幢体量较小并带有景观操场的三层建筑。


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将学校视为一个教育村落。主楼一层高6m,视野开阔并对外开放,使学生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与外部社区互动;一楼的公共区域同时也在放学后对周边城市开放,创造一个24小时活跃的空间。在这一层的中心区域,连续的楼梯和中庭连接了下方的公共空间和上方的教学空间。

入口大厅 © 张超


教学空间设置在中间四层。第二层是公共区域和教学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有辅助教育空间、制造实验室和展示中心,作为学习空间和讲演厅同时服务于学生和周围社区。其余三层分别对应小学、初中和高中。每层均有24间高3.2m、面积70㎡的教室,沿平面外周布置,使学生可以在教室中直接看到外部城市。主要的公共场所面向中央楼梯,自天窗感受到自然光。


幼儿园的主入口和公共空间位于主楼一层南侧,设有实验室、体育馆和剧场;18个专用的学习工作室则位于更私密、独立的三层建筑内。所有的工作室都面朝一个私密花园和游乐场。两栋建筑之间通过作为绿色实验室的玻璃房连接。




鸟瞰效果图 © RPBW Architects



AP:我们对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在国内的第一个建成项目十分好奇,能否请您和我们分享项目的相关背景和设计概念?

Mark Carroll:荟同学校及其理念由Chris Whittle创建,他邀请我们来设计这所私立学校。通常,私立学校被建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比如几乎没有任何周边环境的乡村。Chris Whittle则希望在世界范围内建设30所城市中的私立学校,并实现各校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信息交流,各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因此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和关注时事。


我们对荟同学校的初步研究始于在假想地点对功能性空间的测试。在城市环境中的学校设计需更加紧凑,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学校的最终构想始于剖面,而非机械地将各种功能平铺在巨大的场地平面中。首层空间在提供入口、门厅和安保等基本功能外,还设有与公共环境密切相关的设施,如商店、餐厅和咖啡厅,从而促进学校和周边社区的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认为建筑的通透性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内的学生由此可以获得城市参与感,外面的“城市”也可以看到并了解学生的活动和学校生活。这是我们在设计中一直寻求的视觉参与和公共交流。大型功能性空间位于地下一层,包括礼堂、排练厅和体育馆。

<<  滑动查看更多技术图纸  >>

位于中心的开放式楼梯和采光井使人们能够更为顺利地在建筑中穿行。一层以上是教室区域,也是我们称为学习“工厂”的地方,因为这是一所更强调自主学习的学校。校园被布置在“工厂”的上方,是一个专供学生活动休息的半私密空间,其中50%是拥有树木、植被、阳光和新鲜空气的户外空间。我们本打算在校园上方建学生宿舍,然而基于当地法规改为行政办公室。最顶层则是带有跑道和可以进行其他户外活动的屋顶平台。

中庭楼梯 © 张超

演艺厅 © 张超


AP:您在做此项目之前了解过中国相关的学校建筑规范吗?是否对设计造成一定影响?


Mark Carroll:中国拥有不同的规范,但是世界上的每个项目都需要尊重当地的规章制度。在中国,像刚才提到的,我们无法在校园上方布置宿舍供学生休憩,因为这意味着混合功能开发,是不符合规定的。另一种设想是通过一系列连廊实现宿舍与学校的内部连接,然而这在深圳也没有实现。我们也试图将宿舍放置在相邻的另一栋建筑里,在视觉上仍保持联系。最终,校园上方的空间被用作行政办公室,或许在未来可以被改造成宿舍。


此外,另一项规定要求幼儿园必须放在建筑的首层或二层。我们必须考虑到当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小朋友们可以迅速到达室外。你无法想象让三、四岁的孩子跑下楼来进行大楼紧急疏散。作为建筑师,我们首先要提供一个清晰且可行的方案。在当地合作单位CCDI的协助下,我们能获得更清晰的思路和前进的方向,因为他们对当地政府和相关法规更了解。

屋顶平台 © 张超

AP:荟同学校的设计特点是什么?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一直秉持对光的设计理念,它是如何被运用到荟同学校中的?


Mark Carroll:我们将可持续的理念引入该项目,因为这对我们十分重要。作为建筑师,我们愈发意识到地球的脆弱,而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必须去保护它。可持续设计基于对能源消耗量、建筑材料使用、雨水储存和处理的设计、自然光和自然通风使用等的综合考虑。另一点是对自然的强调。在这个紧凑的城市环境里,我们种植了尽可能多的树木,使学生们仿佛置身绿洲,从而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情境,让学生们的生活更具质感,与学习过程相得益彰。


除此之外,对自然光的感知在设计里也尤为重要。大部分学校是封闭而内敛的,但我们认为学校应更开放、更通透、更能为外界所理解,更像是一个学习的工厂。自然光的使用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光是解读建筑的媒介,也是学习中的重要元素。然而,很多学校往往是昏暗的,教室里几乎没有自然光。他们倾向于只使用窗户,这也是我们极力要改变的地方。

剖面图 © RPBW Architects



深圳的项目因此采用了全玻璃幕墙,我们也在控制自然光等方面探索了多项技术。幕墙外的电动遮阳板由智能系统操控以控制摄入光线和能量,从而避免建筑过热。太阳出来时,遮阳板就会落下。当太阳随时间移动到建筑的另一面,遮阳板也会随之收起。另外,在幕墙内也设置了布艺窗帘,使老师可以根据每天的实际需求来控制室内光线。


采用全玻璃幕墙并不是基于城市环境的考虑。事实上,项目基地本身提供的东西很少。我们刚到的时候,那里只有泥土、建筑设备和卡车。深圳是一座充满绿色的城市,但往往是人为设计的。玻璃幕墙更多的是关于对建筑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光线和通透性的感知,并创造出一种身处深圳的归属感。



项目名称:深圳荟同学校

项目地点:中国深圳

设计单位: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

负责合伙人:Mark Carroll

建筑师:O. De Nooyer,D. Piano, S. Lafranconi,

P. Fang协同G. Boller,E. Ginocchio,L. Jin, 

Z. Kuehn,M. Ottonello,L. Peraita,S. Polotti以及J. Jiang,R. Raimondi,M. Tokarnia,V. Volpi;

B. Pignatti,A. Pizzolato,G. Semprini,

C. Zaccaria(渲染图);

M. Abidos, F. Cappellini, D. Lange, F. Terranova(模型)

结构/机电/幕墙/灯光/声学设计:Arup

室内设计:Alvisi Kirimoto & Partners 

景观设计:Studio Giorgetta 

合作设计:CCDI悉地设计(深圳)

                 goa大象设计(杭州)

设计周期:2016.9–2018.6

建造周期:2018.3–2019.6


本文图片由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提供

采访 、编辑 / 史佳鑫、郑昕


© 建筑实践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新刊推荐 | 《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期 特辑:重塑未来校园


向社区开放的学校:专访Henning Larsen合伙人Claude Godefroy


复学在即,你的学校准备好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